探秘深商名企14丨竹芒科技:坐拥5亿用户的头部玩家,在追求二三四五六增长曲线

深商联 · 最新资讯
2025-08-19 909

 

8月7日,深圳湾畔的竹芒科技总部迎来一场特殊的“科技消费私董会”。深商菁英会组织瑞士宝盛银行、芯海科技等近 20 家企业负责人,在深商会成立 20 周年之际,探寻这家共享经济头部企业的增长密码。当行业还在争论共享充电宝是否陷入“泥潭”时,竹芒科技董事长梁凯的一席话掷地有声:“我们早已跳出单一赛道的博弈,在物联网、智能硬件、大数据等领域构建二三四五六增长曲线。”

 

 

从“练兵场”到生态矩阵 增长曲线的立体布局

 

“充电宝市场是我们最好的练兵场。”梁凯的这句话,道破了竹芒科技的发展逻辑。2017 年,搜电与街电先后入局共享充电宝赛道时,没人能预料到这场 “百宝大战” 的幸存者会成长为公共场景智能基础设施的运营商。2021 年,街电与搜电合并成立竹芒科技,标志着从单一业务向多元生态的转折。

 

 

在能源基建赛道,竹芒的两轮车充电桩已突破 100 万口,月均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这类占地不足 0.5 平方米的设备,通过 “安装简单 + 智能监测” 的组合拳,快速渗透至全国 275 个城市的社区场景。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技术迭代--最新推出的彩宝 3.0Pro 充电宝,以 10000mAh 大容量和 22.5W 超级快充,实现 30 分钟充电 80%,将行业标准提升至新高度。

 

零售基建领域呈现出更丰富的创新形态。竹芒购智能零售柜采用 “自动开门 + 自动结算” 技术,成本较传统设备显著降低;而搭载独家专利的商用直饮机,凭借 “熟水冰块 + 四温可选” 功能为 100 人规模企业年均节省用水成本 3.5 万元,这种 “降本增效” 的价值主张,正加速其对传统管道饮水系统的替代。

 

 

机器人研发则是竹芒的技术高地。配送机器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消毒机器人切入公共卫生场景,这些产品虽处于试运营阶段,但已展现出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在深圳某商圈,充电宝柜机与配送机器人形成 “借还 - 配送” 闭环。

 

全产业链能力筑护城河  硬实力支撑软扩张

 

竹芒科技惠州科创园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共享充电宝正在自动化产线上完成组装。这个占地 10 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年产能达主机 500 万台、充电宝 4000 万枚,生产效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 30%。“自建工厂不是为了控制成本,而是掌握技术迭代的主动权。” 梁凯的这句话,揭示了其全产业链布局的深层逻辑。

 

 

在硬件研发端,竹芒累计获得 400 余项专利,其中共享充电宝相关专利近 300 项。其核心拼接专利允许四个充电宝像积木般组合,代理商可根据门店流量灵活调整设备层架,这种 “模块化” 设计使设备利用率提升 40%。2024 年推出的 “打野彩宝”,凭借 “免插电 + 一周续航” 特性,成功占领演唱会、夜市等移动场景,用户首选率增长 35%。

 

软件体系构成了另一重壁垒。竹芒自主研发的 AI+IOT+SaaS 框架,实现百万级设备实时监测与调度。其 SaaS 系统为 3 万代理商提供 “研方合伙人” 后台,从点位分析到运维预警全流程可视化。在深圳某代理商的后台数据中,系统自动推荐的 “餐饮 + 娱乐” 点位组合,使设备周转率提升 17%。

 

 

供应链的韧性在出海业务中尤为凸显。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集群优势,竹芒的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缩短至 3-6 个月。在东南亚市场,其共享充电宝通过本地化改造,适配热带气候的耐高温电池,故障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 60%。目前,竹芒业务已覆盖全球 39 个国家,2024 年海外出货量同比增长 172.7%。

 

渠道网络的破局之道  直营代理协同的生态哲学

 

“西藏那曲的代理商,单天流水能破 10 万。” 梁凯的这句话,印证了其 “直代协同” 模式的生命力。在国内 2800 个县级行政区的版图上,竹芒构建起 “3 万直属代理商 + 7 万次级合作伙伴” 的渠道网络,这种金字塔结构既保持战略统一性,又释放本地化活力。

 

 

直营模式聚焦核心场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竹芒通过精细化运营占据优势--深圳地铁的点位布局密度达到每 500 米 1 台,借还成功率维持在 99.5%。这种 “标杆效应” 为代理模式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代理体系的创新在于利益绑定。竹芒推出 “金字塔智能经营平台”,通过等级管理、任务激励等机制,使 80% 的代理商实现盈利。海南某代理商的转型颇具代表性:从最初经营 100 台充电宝,到如今叠加充电桩、零售柜等产品,月 GMV 从 10 万增长至 30 万,人员仅增加 2 倍。

 

 

渠道赋能体现在细节处。针对行业小白,竹芒开设 “六边形赋能” 培训,涵盖市场拓展、设备运维等 6 大模块;为资深代理商提供广告运营权,其柜机屏幕的广告收益全部归代理商所有。这种 “授人以渔” 的策略,使渠道稳定性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50%。

 

“做企业真正要追求的是我们与客户之间的纳什均衡。在博弈论里有严格的拆解,也就是不要陷入与客户或竞争对手的囚徒困境,应该追求双赢。我们希望创造的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最终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纳什均衡,然后在纳什均衡中实现利他跟利己的共同发生,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梁凯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

 

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

 

“在追求全体伙伴物质与精神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竹芒工牌背面的这句话,揭示了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密码。当共享经济经历资本退潮时,竹芒的策略从 “跑马圈地” 转向 “价值深耕”。

 

 

用户心智的占领需要长期主义。街电品牌通过9年沉淀,形成 “要充电找街电” 的品牌认知。其最新推出的 “彩宝 + 消毒湿巾” 组合,借宝赠湿巾的增值服务,使复购率提升18%。这种 “功能 + 情感” 的双驱动,让品牌溢价较竞品高出15%。

 

社会责任的践行成为新增长极。竹芒与法院合作的 “征信悬赏充电宝”,将法治宣传植入借还流程;在海南五星级酒店部署的 “充电宝 + AED” 设备,已成功救助 3 名突发疾病的游客。这些创新使竹芒连续三年获得 “社会责任先锋奖”,更带来政务场景的合作增量。

 

 

组织进化支撑战略落地。梁凯推行的 “朴素管理法”--高管每月走访 10 家代理商、研发人员定期轮岗客服岗,确保组织与市场同频。“企业领导人禁止高高在上,不要离开一线,要听见市场炮火的声音。” 梁凯把这个列为他个人的禁止清单中的第一位。这种接地气的文化,让核心团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

 

站在 2025 年的年中节点回望,竹芒科技的多维增长曲线已清晰可见:其产品线已经涵盖充电、出行、零售、娱乐、储物市场的五大品类 17 款新品,具体包括共享充电桩、共享充电宝 +(mini 零售、口罩机、发袋机、AED)、智能储物柜、智能载物机器人等产品。共享充电宝作为基本盘提供稳定现金流,充电桩与零售柜多点开花,智能载物机器人更具有无穷的想象力。

 

 

2023 年,梁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希望,华盛顿会有竹芒的充电桩,拉斯维加斯有竹芒的盲盒机,斯德哥尔摩有竹芒的无人售货机,马德里有竹芒的 AI 储物柜,世界有亿万个场景,每个场景里,都将有竹芒产品 24 小时为用户服务。如今,这幅公共场景智能基础设施的生态图景,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在这条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之路上,竹芒以苏东坡 “竹杖芒鞋轻胜马” 的豁达,展现了湾区企业家以及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想说点什么


登录后参与评论

提交
深商服务中心,会议活动首选地
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