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品牌法律化:就算一把火烧了可口可乐,它明天照样重振地位
3月30日,深商会携手深商专利运营产业联盟举办主题为“突破疫情桎梏,商标助力成长”线上分享活动,华夏泰和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深商专利运营产业联盟主席王海波,深企服灯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商专利运营产业联盟执委李军,就疫情下如何以商标策略实现企业转危为机进行线上授课。
商标品牌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商标是对品牌进行法律保护的重要载体,品牌法律化是企业重要的经营策略。品牌凝聚着企业及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主张,是企业实现价值突破重要媒介。对创新企业特别是出海企业而言,品牌(资产价值)甚至决定了企业未来之路可以走多远。
企业品牌法律化的资产与竞争价值
会上,王海波分享的主题为“企业品牌法律化的资产与竞争价值”,他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分析“商标和品牌”的区别和重要作用,从商标、域名、差异化VI设计几个维度展开剖析,品牌法律化的竞争价值、途径、策略和风险管理,通过各种案例论证精辟地阐述了“法律化的品牌是有效竞争力的基本保障”。
王海波说,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无非就是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客户关系,以及产品质量和价值,其载体其实就是它的品牌。品牌是指客户或者说受众,对某类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科特勒《市场营销学》中做了定义,即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江南春一直强调占领客户的心智,这其实就是品牌的基本内涵。
品牌法律化是一个公司在品牌保护、商业竞争中不可绕过的环节,市场上展现出来的能力,都是凝聚在这个企业的品牌之上,品牌法律化最主要的手段是商标,是知识产权。品牌法律化的主旨是品牌为本,资产为体。其终极目标是打造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
他表示,品牌竞争的三要素:防御、保护、占有。品牌竞争首先要建立非常充分的防御能力,不被抢注,不被搭便车,不被周边的蚕食所约束,不被任何的第三方在域外所限制,这是非常强的保护和防御基准。
品牌法律化基本策略,第一,关注战略;第二,关注对手;第三,关注竞争。其基本特性是:前瞻性、全面性、动态性。市场的形态瞬息万变,我们要根据竞争的变化,产品的演进,以及市场的发展来不断调整品牌法律化的策略,才能够迎合未来那个时间段的竞争需求。
品牌法律化要关注风险管理,一是资产流失风险。是品牌损失风险。三是品牌侵权风险。因此,商标获权以终为始,商业优先,战略传导;商标用权商业用途多,避免狭隘化。
最后,王海波总结到,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组成部分,法律化的品牌是有效竞争力的基本保障。品牌法律化既关注自身,也关注竞争和对手,对手包括了当前对手、未知对手、潜在对手。商标是品牌法律化的核心,但并非唯一选择。我们要围绕竞争目标,深度展开风控、资产和运营三大业务,这才是品牌法律化的商业价值最重要途径。商业价值是品牌法律化业务的唯一考量。
知识产权为主的资产化服务政策
当前,收到疫情的影响,各个市区都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本次会上,李军主任就企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变现进行分享。
对于知识产权资产化,李军说,从国家层面上的一些政策,从国务院的“十四五”规划,到知识强国的纲要,再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规划,都把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发展做了细化。
他表示,知识产权的价值如果进入财务报表,可以对外投资,只要对外出资了,必然会有结果。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会计报表中体现,就会增加企业的净资产。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讲,是把知识产权的价值再一次放大,在企业的一些资质、招投标资质上,都会有相对应的好处。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研发支出资本化,无论是财政部还是税务总局,包括国务院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加计扣除已经上升到100%了。当然研发支出资本化是非常专业的事情,但是研发支出资本化形成的资产价值,对于企业来讲,好处很显然也是不亚于对外投资的方式。
提问环节,两位嘉宾一一回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一些问题。
有全球国际贸易的品牌是否要在其他主流国家注册商标?
王海波:一定要本地化的进行品牌法律化。因为商标是有国别的,需要在本地进行注册才能有效进行保护,如果不注册被对手注册,那你在这些主流国家其实就不能够卖这个品牌的产品了。
市场上看到很多品牌价值和李军主任您提到的品牌资产有何不同?
李军:讲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过的故事:可口可乐说就算一把火烧掉公司之后,第二天仍然可以重振地位,其重要的原因是品牌影响力,包括其技术配方等一系列的软实力。它的意思是这些工厂对它并不是那么重要,技术、品牌、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国内现在很多民族品牌也有不亚于它这样的自信,比如美的公司。当然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一样,因为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一样,但是也看得出来,国内也不是没有人把知识产权的价值做进表里,虽然会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比如税如何交,资产进去如何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