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音·集锦一丨陈志列、俞浩、陈伟民、陈国雄、吴宪、罗峥在深圳“两会”上的建议

深商联 · 最新资讯
2022-04-11 3248

深商两会好声音

TWO SESSIONS

 

4月10、11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先后开幕,这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今年深圳回归“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首次举行的全市性政务活动。政协委员陈志列、俞浩、陈伟民、陈国雄、吴宪、罗峥出席“两会”,他们牢记为民使命,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为深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汇聚澎湃动能。

 

本次大会,适逢全市上下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正值深圳以“精准防”确保“稳增长”“惠民生”的关键时期。围绕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和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而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助推深圳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下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成绩,是新时代和全市人民对本次大会的期和盼。

 

 

陈志列:推动深圳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就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提出建议。他在《关于产学融合培养急需的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提案》中表示,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动力,深圳作为制造业大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镇,有着明显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他认为,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深入,创新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和跨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短缺日渐凸显,已成为制约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陈志列建议,首先,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由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与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共建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各方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探索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学科新模式,缩短人才从学到用的成长距离,打破互联网人缺乏工业知识基础、工业工程人缺乏信息技术能力的壁垒,共同推动深圳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同时,设立覆盖工业互联网主要技术和应用的专业学科与课程,为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建议从工业互联网通识课、工业互联网专业基础课、工业互联网专业课及工业互联网综合实践课四个维度规划和开发课程。

 

其次,在企业开设实操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综合实训环境,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落脚点,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应用创新兼备的产业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结合工业互联网在行业应用实践案例,着重培养IT与OT复合型人才。

 

俞浩:深圳要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城市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俞浩认为,深圳要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城市,实现对北京、上海的追赶和反超,需要以粤港澳大湾区ESG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先导,促进创投行业大发展。她建议:

 

一是争取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将创投作为金融改革的重点。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向中央申请在深圳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并将创投作为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提高创投的战略地位。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对创投机构的支持力度。为支持深圳创投行业发展、解决本土创投机构募资难问题,建议建立市引导基金常态化出资机制,每年保障一定规模出资用于新设市场化子基金,从而起到保障资金来源、稳定行业信心的“基本盘”作用,并以此带动社会资本出资。同时,针对头部机构落户深圳、头部项目落户深圳给予奖励,形成优质创投机构集聚效应。

 

三是加快发展绿色创投,助推高质量发展。创投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鼓励发展绿色创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一是发挥创投的引导作用。引导科学家、企业家朝着减少碳排放的方向进行研发投入和创新创业,不符合绿色投资理念的不投资。二是发挥创投的扶持作用。发现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绿色科技项目并投资,全面赋能已投绿色项目快速成长。

 

四是积极践行ESG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建议发挥深圳“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探索并推动ESG理念在国内投资行业落地,如加快研究并出台符合ESG理念的行业标准与政策,对符合ESG理念的项目或机构进行支持等。

 

五是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建议深圳在开展跨境投资试点时,按基金进行审批,项目内部决策,在监管单位报备,以此简化决策流程,提高投资效率。

 

六是支持本土优秀创投机构上市。建议深交所积极探索符合条件的创投机构在创业板上市路径,牵头与证监会沟通,促进政策落地。

 

陈伟民:深圳应加快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深圳市政协委员、民革深圳市委会委员、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伟民认为,财富管理是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标配”。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居民积累起巨大财富,财富管理规模已达130万亿,成为各类机构、各大城市抢先布局的“新蓝海”。他建议:

 

一、打好“政策牌”:释放明确的政策支持信号。市政府制定出台支持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专项政策或实施方案,与金融企业扶持政策、金融科技政策、创投政策以及各区个性化政策等形成合力。

 

二、打好“特色牌”:重点支持布局跨境理财、智能理财。加强与港澳合作,探索发展跨境理财、国际理财业务:争取中央部委支持,逐步深化“跨境理财通”试点,并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支持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发展,促进跨境投资双向开放。加强金融科技赋能:鼓励数字人民币、区块链、人工智能在资管领域场景应用,支持财富机构参与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

 

三、打好“服务牌”:构建适应大资管格局的管理服务体系。建议在深圳市金融委办公室的地方协调机制等框架下,加强对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股权等的监管互通合作,避免风险盲区;并与港澳金管局探讨合适场景开展“监管沙盒试点”,推动成立横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信托等多行业的大资管行业协会,顺应新时期自律管理的新要求。

 

四、打好“生态牌”:充分涵养财富管理机构集聚生态。充分发挥深交所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拓宽ETF互通、债券通、深港通等投资渠道,逐步补齐股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短板;依托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和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等规划建设,推动打造若干具有品牌效应的财富管理功能区,大力吸引各类持牌金融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的聚集落户。持之以恒加强对投资者风险教育,深入推进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并从严打击证券违法违法活动和非法集资行为,不遗余力提高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

 

陈国雄:共助港澳青年全方位融入大湾区建设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副主席、深圳市梵思诺时尚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雄围绕港澳青年在深圳创业就业提交《关于深港协同共助港澳青年全方位融入大湾区建设的提案》,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陈国雄认为港澳青年最迫切希望深港两地打通的政策有社保医保互通、税负差额补贴、证照办理、银行征信互认、执业资格互认。建议深港两地政府设立定期沟通机制,研究可行性方案。在前海或河套地区试行设立香港特区政府驻深办事处或如中旅社一样的办证机构,推动方案有序推动和落实。

 

其次建议港澳青年获得免息创业贷款、创业启动资金扶持、与内地企业合作的机会、办公室租金减免优惠以及住房安居。深圳可以对普通港澳青年来深创业、就业开辟新资助渠道,帮助其初来深圳的过渡期适应,更快更好融入深圳的建设中。

 

最后引导完善各类港澳青年创业孵化载体,推动构建“众创-孵化-加速”创业孵化链条。建议完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国际大学生创新驿站(南山)、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龙岗)、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基地(龙华)、深港澳台交流中心(宝安)等阵地,发挥差异化优势,促进交流基地共商、共建、共享。

 

吴宪: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吴宪对推进战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吴宪表示,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机遇中,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战新产业发展的政策,形成了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大集群的整体发展态势,并且有500余家上市公司加持的发展阵营,为战新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动能。

 

但与此同时,深圳战新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如:因为疫情、原材料上涨、国际物流成本剧增、供应链断供等带来的成本大幅上涨,产业链关键环节被卡脖子的压力与挑战;深圳产业空间有限成本高、缺乏产业协同和特色规划等问题导致上市公司80%以上的募投项目落在外地,还包括诸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外地招商政策颇具吸引力,战新产业优质项目流失严重,产业空心化趋势突显。由此,她有三条建议:

 

一是出台对应性的扶持政策,扶持疫情之下在国际市场抢占先机的战新产业。

 

二是明确各区的产业职能,规划专属区域给战新产业优质募投项目,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集群。

 

三是要建立募投项目评估机制,形成留住优质募投项目的新常态。

 

周南:打响深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金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普宁商会执行会长周南在《关于打造深圳本土品牌推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提案》中提出,深圳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拥有众多优势,深圳更应大力提升本土品牌,打响深圳品牌、深圳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此,他建议:首先,大力支持深圳本土企业打造国际化品牌。建议梳理深圳在各个消费领域的龙头企业、国际化品牌,针对性地开展扶持,开展深圳国际化百强品牌评选活动,颁发“深圳名牌”品牌奖章,并充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机场展厅及千余家大型消费购物中心平台作用,引进全球性重磅展会落地深圳,引导国际性知名品牌和本土高端品牌同台竞技。

 

其次,大力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建议设立由政府管理的官方设计创意产业服务机构,搭建企业与国内国际设计院校、机构协同发展、人才培养的联盟,推动深圳创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融合升级,推动深圳打造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

 

再次,做强并推广“圳品”“老字号”等深圳标准。目前深圳已构建“圳品”标准体系500个,567个产品通过“圳品”认证,覆盖全国24个省96个市。建议在“圳品”“老字号”等基础上继续完善深圳标准体系,以“圳品”来推动高品质的消费,将“圳品”标准体系纳入更多行业领域,打造更多“老字号”品牌企业,加快本土优质、特色产业行业集群发展。

 

罗峥:加快深圳时尚创意产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深圳东方逸尚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设计创意总监罗峥在她的提案《关于加快深圳时尚创意产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中表示,时尚创意产业中的中小微型企业在数字化过程却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数字化水平较低、数字化转型最为迫切的群体正是这些中小微企业,只有让中小微企业实现产品的创新和整个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精准了解客户需求,通过新的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完成产业数字化层次和水平的整体提升,才能真正助力深圳产业转型成功。

 

罗峥提出,针对企业“不会转”的能力问题,建议先解决人才能力不均衡问题,辅助企业完成组织体系数字化升级。建议相关部门、行业组织牵线搭台,帮助企业完成转型初期的人才培训、组织结构优化等,降低企业转型成本与风险,助力中小企业茁壮成长。

 

针对企业“没钱转”的资金难题,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融资渠道,推出中小微数字化改造专项扶持资金。建议通过“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的资金支持。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助推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实现转型升级。

 

针对企业“不敢转”的效能问题,建议鼓励企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释放长期效益。建议鼓励企业加快发展在线经济新模式,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同时通过行业协会、企业自荐等方式筛选出专业服务商、服务产品,并形成相关推荐目录,引导产业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通过数字化赋能成为标杆,加快转型。

 


想说点什么


登录后参与评论

提交
助力企业成长
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