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惊叹: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如此文艺范!

深商总会 · 深商韬略
2018-03-28 18222

改革开放40年,《深圳报告》

很“文艺”,也很“深商”!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当然是要好好庆祝一下的。目前启动的庆祝方式之一,却是意想不到的“文艺”:

 

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特别邀请全国有影响的文学名家来深定点深入生活,采写一批报告文学作品,艺术再现改革开放40年深圳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结集出版《深圳报告》。

 

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等知名作家在内的文学名家会选择去深圳的什么地方蹲点调研呢?

 

目前披露的一些点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腾讯、华大基因、大疆创新等,原来这些都是“深商”的点啊!

 

从深商入手解读深圳,从高新科技领域入手解读深圳改革开放的傲人成就。这跟深商研究会十多年来的套路很合拍。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表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报告”主题创作活动通过书写深圳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动人故事,以此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讲故事,讲深商故事,塑深圳形象,改开40年的宣传基调,就这么定了!

 

 

上海人读《海上花》,

深圳人读《野兰花》!

 

《海上花》真的很上海。

 

不是说,《海上花》代表了上海的全部;而是说,看到《海上花》,人们就会想到上海。

 

最初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关于上海的方言小说;后来张爱玲曾将其翻译为国语小说《海上花》;再后来侯孝贤拍摄电影《海上花》,内容与《海上花列传》不是一回事,但是腔调是一样的。

 

深圳也曾有过一个“花”系列的小说,《海棠花》、《野兰花》、《罂粟花》、《姐妹花》,合称“四花”,内容也不尽一致,调调却是一样的。

 

其中关于深圳、关于深商的一些文学描述,我迄今记忆犹新!事实上,我正在出版中的新书《深商简史》,开篇就大段引用了《野兰花》关于“深圳是个野生动物园”的说法。这样的说法经过一二十年的时间考验,依然那么契合深圳、契合深商。这就是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可惜,40年来,关于深圳、关于深商,经得起咀嚼的好的文学作品,太少了。

 

近年来,文学的主流平台式微,文学新人新作的发现方式、传播方式大变,文坛新星,往往活跃在主流社会的视野之外。

 

而很多在深圳成名的作家,成名后就走了:刘西鸿去了法国,谭甫成去了香港再折返内地,石涛回北京做实业,梁大平在澳洲当寓公,盛可以和央歌儿漂在北京,薛忆沩去了加拿大,郁秀去了美国,王十月和盛琼迁居省城,张黎明回乡下做了农妇……“四花”作者文夕,也是嫁人随人去,不作深圳居。

 

成名成家,周流天下,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深圳能不能吸引到全世界的名家大家,心心念念地系着深圳,把深圳作为他们创作世界里的“香格里拉”。

 

平台改变,生态改变,这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深圳能不能因变应变,始终为新人新作打开登堂入室的上升通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全民写作计划,就是在做因变应变的事情。

 

“走投无路”的深圳文学爱好者,几乎全部聚集到深圳市宣传文事业发展基金扶持的这个文学平台上来了;五年间,数以万计的深圳题材的原创文学作品在这里发表、评论、酝酿、发酵,新人、新作不断,佳作、新星,层出不穷。

 

现在,这个计划正在悄然升级:吸引全世界的华语作家来写深圳,不管你人在哪里,只要你的创作里有深圳;不仅用日渐丰厚的奖金吸引写作者,还将在最炫最酷的主流社会平台为最优秀的作者举行奥斯卡般的加冕礼。

 

如此这般的努力,目的也许只有一个:让世人读到升级版的《野兰花》。

 

 

从打工文学,到深商故事,

是深圳又一次的文学闯关!

 

迄今为止,深圳文学响当当的品牌还是“打工文学”。无论是从作品数量、质量、影响力、复制再生能力等哪种角度看,深圳打工文学的江湖地位都难以撼动。

 

但是深圳不止有打工文学,也不可能止于打工文学。

 

《你不可改变我》,《深圳,我多么想把你叫作深渊》,就不能归类于打工文学;《十六岁的花季》也不是打工文学;甚至《青春驿站》、《深圳青年》体的青春文字,也不能简单地用打工文学来形容;《我的生活与你无关》、《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的小资、玩世,更是与打工文学的定义相去甚远了。

 

2000年以来,万科的《白领》文化、丁力的“老板文学”、张欣的“新都市文学”,都在努力走出早期打工文学的藩篱,只是都没有取得当年打工文学那样的影响和成就。

 

全民写作计划·深商故事大赛,会有多大的突破呢?

 

深商故事可以是非虚构的,如报告文学;深商故事也可以虚构,丁力的老板文学大多就是基于一点真实而展开的虚构故事。虚构故事中的人物与事物,与报告文学中的人物与事物,不太一样。

 

撰写报告文学,要对当下的采写对象作蛮多的了解,讲究事实的真实。虚构故事,则可以不拘于眼前,讲究想象的真实。《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公认是好的报告文学;《野兰花》,我以为就是好的小说、好的虚构故事。各有各的真实,两者都需要的。

 

因此上,深商故事大赛,大可不必局限于报告文学,有文学功力的写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创作出极富想象、极具穿透力的深商故事来的。

 

自古以来,吟花诵月好说,邻家烟火难写。全民写作计划·睦邻文学奖,逼着大家写自己、写周遭、写邻里故事,写了五年,作品不少,佳作不断,都做到了“无违公序良俗”。写邻居的文章写到让邻居读了觉得喜欢、不向你扔鸡蛋。这是好苛刻的文学标准呵。

 

写深商故事呢?标准可能更苛刻!好在真正的高手,都有一副菩萨心肠,因为文学是度众生的。好莱坞电影、韩国电视剧,也都找到了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商业模式,风行天下而无失自我,携手商业而人皆以为然。

 

深商故事,比打工故事更复杂、更精彩,更考验创作者对这座城市、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写好深商故事,是继深圳打工文学之后,又一次的文学闯关,许胜不许败!

 

 

小目标:

深商文学奖!

 

全民写作计划其实是积淀了一定的深商故事创作经验的。

 

2013年,深圳创业题材的作品《合伙》(陈彻)获得年度大奖。

 

2015年,深圳制造业转型题材的作品《再见,固戍》(段作文)获得年度大奖。

 

2016年,深圳潮商题材的作品《回家》(陈卫华)获得年度大奖。

 

2017年,全民写作平台孵化的深圳首部房地产题材的小说《开盘》(马虹玫)获得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冠军。

 

2017年,平台首发的深圳外贸题材的双语小说《深圳梦》(黄国晟)在“布克国际奖”入围提名中据说也有表现。

 

此外,全民写作计划还曾携手雪丽阿姨、摩丽斯丹推出社区专项奖;携手华强北商会共同组织“小说华强北”专题赛;携手努比亚组织睦邻文学奖系列讲论活动,等等。

 

正是有了这样的积淀和铺垫,全民写作计划在五年社区文学大赛的基础上推出了“深商故事大赛”,并以此作为响应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报告》创作计划。

 

“全民写作计划 · 深商故事大赛”是深商物质文明与深圳精神文明相长相进、相裹挟而前行的重要尝试。

 

这种尝试是必须的:北京人口由20万上升到100万的时候,出现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张恨水的《啼笑姻缘》、老舍的《四世同堂》,北京因此有了市民文化; 上海的繁华,催生了“海上文坛”的繁荣;香港的财富,与香港财经小说相辉映。

 

深圳改革开放40年,人口跃升至2000万,GDP位列世界城市前10,没有相应的文化话语、文学意象,这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这种尝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非常考验人们的勇气、智慧,耐心和耐力。唯有脚踏实地,从细小处做起,汇聚星星之火,点亮深商之光。还应广邀海内外华文作家,关注深商、书写深商,相互成就,共享荣光。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今天的深商故事大赛,或者竟成明日之“深商文学奖”。

 

 

邓一光:

深圳全民写作找对了社群!

 

深圳全民写作计划以“社区文学大赛”的方式落地。

 

而社区不仅是物理的社区,也是精神的社区;是行政的社区,也是人的社区。COMMUNITY,既是社区,也是社群,是包含物质和人文的生态群落。

 

深圳是中国改革以来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深圳甚至是人类城市化历史上最独特的商业城市;深圳的主流人群是以深商为代表的创业者、奋斗者;深圳的社区、深圳的文化、深圳的精神,突出地表现为深商的社区、深商的文化、深商的精神。

 

写深商,写深商故事,举行深商故事大赛,五年来一直担任深圳全民写作计划终审评委的邓一光先生感叹说:

 

“这是对的!以商为邻,睦邻,睦商,亲善深商,亲善商业社会,创作出商业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太对了!世界上发达国家全民写作的路子,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深圳全民写作应该开始细分自己的社区,找对自己的社群。靠社群牵引,精耕细作,升级深圳文学,升级全民写作计划。”

 

 

东鹏特饮二话不说,

就冠名了深商故事大赛!

 

深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来到深圳打拼创业,在艰苦奋斗的淬炼中形成的全新商帮。深商成长在深圳这块热土,创造了很多的商业奇迹,40年的筚路蓝缕,可歌可泣的故事不绝于耳,值得大书特书的深商故事数不胜数。

 

深商联作为“深商”扛旗者,一直积极传播深商文化、弘扬深商精神。

 

多年来,深商联通过开展深商风云人物、影响中国的深商领袖等评选,以及深商黄埔军校、深商史记、建立深商档案馆等深商精神文化系列项目,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有效地提升了深商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因此,在迎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商联欣然携手深圳全民写作计划组织机构,开展深商故事大赛,广泛征集深商题材的原创文学作品。这是深商联对深商文化一以贯之的弘扬。

 

令人惊喜的是,深圳本土企业、深商联会员企业东鹏饮料集团,董事长林先生在与深商联领导春节前的一次工作晤谈中,偶然听闻深商联2018年工作计划中有“深商故事大赛”的活动,当即表态独家冠名支持这项活动,并迅速对接落实,于2018年3月12日与活动各方共同举办了活动启动仪式及新闻发布会。

 

东鹏饮料集团成立于1987年,是深圳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003年公司完成改制,用7年时间完成了东鹏饮料的初始积累和南方市场布局,把一个衰落的国企带出困境、创出活力。2010年推出瓶装“东鹏特饮”,用8年时间实现了东鹏特饮营收由零到40亿的跨越,把“东鹏特饮”打造成为中国瓶装能量饮料第一品牌。     

 

东鹏特饮在功能上为消费者提供能量补给,帮助消费者去乏解困;在精神层面,提出“年轻就要醒着拼”的品牌主张,帮助年轻人在拼搏的道路上保持最佳状态,因而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尤其近年来,东鹏特饮通过大剧场景营销、深度捆绑IP综艺等内容植入营销,与年轻消费者“玩在一起”,使得东鹏特饮逐渐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能量饮料品牌。

 

东鹏特饮冠名“深圳全民写作·深商故事大赛”, 一方面是基于深商的拼搏精神和东鹏特饮“年轻就要醒着拼”的品牌精神高度契合。正如大赛口号所呼吁的“年轻就要醒着拼,致敬深圳奋斗者”!冠名这项赛事,可向深圳市民传递东鹏特饮“年轻就要醒着拼”的品牌正能量精神;另一方面,东鹏冠名文学赛,还是希望尽深商之责,希望为深圳的精神文化建设贡献深商之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有更多的写作者去关注和书写身边敢闯敢拼的深商奋斗故事。

 

 

深圳百度:

AI很炫酷!IP不能丢!

 

深圳百度公司,百度深圳公司,都一样,就是百度(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这次也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对深商故事大赛的网络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百度的支持,有特别的意义。

 

对于写作者来说,发表很重要,但是传播更重要。

 

起点中文网的模式很好,可是缺乏资金和传播流量,起点模式就起不来。后来盛大收购起点,注入了资金支持,起点模式进入黄金发展期。再后来,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合并,腾讯的流量助推起点模式进入全盛时期。可见,文学通道与流量之重要。

 

纳入新闻广电总局改革发展项目的邻家文学社区,内容不同于起点中文网的玄幻小说,而是面向主流社会的大众文学,以O2O方式服务于公共文化领域的全民阅读与全民写作。

 

起点文学的玄幻冗长,其实有其不得已;面向社会主流的公共阅读、公共写作,也越来越有需求,越来越在技术上、制度上变得可行了。文字的知识产权保护正一步一步加强,文学IP的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

 

邻家文学其实是呼应了这种变革。

 

作为全球规模较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www.baidu.com 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搜索服务。

 

搜索什么呢?商品信息被阿里、京东收入封闭的电商平台;文学内容被腾讯收进封闭的阅文平台。

 

那“百度一下”还能搜到什么内容呢?我支持百度投AI,更支持百度加强对独立企业和独立内容平台的开放性搜索服务。

 

深圳百度携手深圳全民写作计划,传播优质文学作品,传播优秀深商故事,或将为百度(中国)的内容生产探索出全新的模式。

 

 

中国深商大会,

原来可以这样“奥斯卡”!

 

工商界的人士很少不知道深商联,工商界以外的人们,未必能确切地说清楚深商、深商联、中国深商大会。

 

何为深商?目前仍在广泛讨论。我在《深商简史》中,是这样介绍“深商”的——

 

深圳已有超过1200万的常住人口。

深圳也有超过200万家的商事主体。

平均每6人一个商事主体。

并非每个深圳人都直接从商,但是“商人”的确占了这个城市最大多数的人口比例。

这些商事主体以及这些个商人族群,我们称之为“深商”。

 

当然,“深商”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有些出入,如下三类商事主体以及栖息其中的商人往往都被纳入深商族群:

 

一是在深圳注册、在深圳经营,在深圳成长、壮大,生于斯,长于斯,最后也许溢出深圳,但其深圳血统显而易见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不管股权如何变化,总部如何腾挪,都被视为“深商”,如万科、华为、腾讯、金蝶等就是这样的企业。

 

二是中央企业、外地企业、外资企业等来深圳发展,沾了深圳的地气、经了深圳的风雨、长了深圳的精神,样子很深圳,骨子里也深圳起来。

 

这样的企业有如香港背景的蛇口招商局;央企背景的华侨城、赛格、中海;中兴早年是一家“内引外联”的企业,如今已经“很深圳”了;深圳富士康也很难说“不深圳”了;华强三洋、赛格三星,都有深深的“深圳烙印”。

 

三是在深圳打过工、创过业、闯过海、厮混过日子,自觉不自觉地成了“深圳人”的人,他们离开深圳,到别处谋生、经营,开枝散叶,开创出各色各样的企业来,因为有了“深圳的染色体”,这样的企业也是很“深派”的。

 

例子太多,不胜枚举。媒体爆炒过的,一是在深圳大学读过书的史玉柱创办的巨人集团,二是在深圳打过工的周群飞创办的蓝思科技,都是风头一时无两的企业。当然这类企业承不承认自己是“深圳系”的、深圳承不承认它们是“深圳系”的、公众觉不觉得它们是“深圳系”的,都有些模棱,全凭诸君心领神会。

 

诚如2003年4月1日因特虎深商俱乐部的真情告白:

“深圳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以“商”立市的大陆城市。深圳人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先被卷进现代商业涡流的大陆中国人,深圳人就是中国传统商人、近代商人在中国大陆几近绝迹之后的第一代新式商人,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现代商人。这群来历复杂的深圳商人,数量是如此之众、发展是如此之速、影响是如此之巨,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深商联”,确切地讲,是“深商系”:包括但不限于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深商总会、深商研究会、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商协会平台体系。2005年12月,深商联成立伊始就明确了自己使命:让“深商”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帮,把“深商联”打造成中国最受尊敬的商会。

 

深商联执行会长林慧说过:

 

“深商联是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商协会。其成立是为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发起,运行也是按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而发展。”

 

“服务赢得尊重,创新成就未来。”《深商联宪章》规定,服务是深商联工作的主线,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深商联因服务而诞生,因服务而存在,因服务而进步,因服务而发展。迄今为止,深商联已成深圳规模最大的民间商会平台,名副其实的“深商之家”。

 

近年来,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全市社会组织突破9000家。唯有服务,唯有设计和提供专业的、优良的服务才能立足,才能发展。深商联正是因为紧贴会员服务需求,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才赢得了广大会员企业与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尊重。

 

自2009年以来,深商联连续多次被评为“深圳市5A级协会”,2010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深商联每年为会员企业举办系列品牌和规模化个性化活动100多项;整合优势资源,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召开中国深商大会,构建深商更大发展平台。

 

中国深商大会是由深商总会理事会主席王石倡议、深商系商会和企业协作共襄的盛举,甫一推出,就惊艳世人。

 

迄今为止,中国深商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深圳乃至中国商界的名流大腕纷至沓来,深圳商界、政界、学界、艺术界的顶级人物一年一度在这里聚首。

 

在中国深商大会上颁发“深商文学奖”,为最优秀的深圳题材、深商题材的原创文学作品举行颁奖礼,这是堪比“奥斯卡”般的荣耀,与“传承深商创新文化、荟萃行业领军人物、聚焦前沿理念思想、共襄产业报国盛举”的大会宗旨完全吻合,也能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作家关注深圳、关注深商,书写深圳、书写深商。

 

 

篇末闲话:深圳,

是文化沙漠、绿洲,还是戈壁?

首先,深圳不是文化沙漠!

 

有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理由呢?不是说深圳树小、墙新、画不古,就是说深圳人都钻进了钱眼里,一心只顾赚钱,不搞文化,满大街都是铜臭。

 

于是就有人反驳:深圳不是文化沙漠!

 

理由呢?却至少有两个理由不靠谱:

 

一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深圳满大街都是人,怎么能说深圳没文化?这个理由就有点靠不住。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人口有近2000万了,而且大学生、文化人不少,以此来证明深圳有文化,似乎蛮有理的,但其实不然。人多,不一定就有文化建树;文化人在深圳,也并不意味着深圳就必然有文化。早年间,很多音乐家舞蹈家来深圳端盘子,作家诗人来深圳当文员,这都不是深圳有文化的好例子,恰恰是因为这样的现象,引来“深圳是个文化沙漠”的恶评。

 

另外一个不靠谱的理由就是从历史中“挖掘”深圳文化。我不反对考古深圳历史,但要说发现一两件几百年几千年前的文物,就拿来作为“深圳有文化”说辞,其实是不好玩的。深圳历史上在军阀陈济棠主政广东的时期,赌业、博彩业一度比澳门还兴旺,那又怎么样呢?能证明“今天的深圳有赌博业”吗?非洲是人类发祥地,不表明今天的非洲文化更昌盛;古埃及有文化,不表明今天的埃及还是世界文明高地。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深圳不是文化沙漠”呢?

 

最靠谱的理由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圳,一直有着无法抗拒的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

 

大多数中国文化人开始知道深圳,不是因为深圳蛇口开发,而是因为深圳“蛇口风波”。前者是经济事件,后者是文化事件。

 

蛇口的商业现实和商业精神与80年代中国内地的现实和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思想火花,这些火花如灯塔一般,照亮了人们投奔深圳的路,这就是“蛇口风波”的文化意义。

 

90年代,青年刊物就是启蒙刊物,《深圳青年》、《辽宁青年》、《读者文摘》从不同的维度对中国青年进行文化启蒙,其中《深圳青年》的文化态度最为现代、最为浪漫、最为理想,无数理想主义者就是怀揣《深圳青年》杂志从五湖四海投奔到深圳来的。

 

新世纪以降,《万科周刊》倡导的文艺复兴、华为领袖发表的谆谆讲话、腾讯QQ和微信承载的娱乐和社交,无不挺立潮头、引领风骚。正是这些生生不息的深圳文化,有力地否定了“深圳文化沙漠论”。

 

文化是风。风从深圳来,且疾且劲,是以我们坚信:深圳文化不苍白。

 

其次,深圳也还不是文化绿洲!

 

2008年12月7日,深圳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

 

2013年10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

 

加之,深圳文博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广泛,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这就有可能给人一种感觉:“深圳已经是一片文化绿洲了”。

 

事实上,深圳文化已经不无绿意,却很难称之为绿洲……(此处略去1000字),或者说,尚未成气候。

 

不能影响气候,却常常被周边的气候所影响。香港的气候、广州的气候、北方的气候,都会影响深圳文化的天气,带来风雨、带来繁荣,也带来寒暑、带来凋敝。

 

深圳的河、深圳的圳、深圳人工草地上的花草,还仰仗着南方的潮和北方的风。

 

深圳文化原野上星星点点的绿,还没有完整成片,更没有丰富厚实的层次感。从红树林的保护地,到霸王椰的东挪西移,好多东西都还说不清楚。这种偶有树、偶有花、偶有野草、偶有灌木、偶有沙石、偶有沃土、偶有沟壑、偶有湿地、偶有坚硬、偶有柔软的文化地貌,最贴近的自然地貌是什么呢?

 

是戈壁!

 

2015年6月,应卓越的邀请,我和金心异、半求,都去参加了深商参与发起的“玄奘之路”百公里戈壁徒步,成为第12444T51名戈壁之友。尽管我们三人都没能完成全程,中途拐去敦煌看莫高窟了,但是我们的确亲历了戈壁状态下的自然生态。

 

戈壁的早晨是怎样的?中午是怎样的?晚上又是怎样的?玄奘的马踩到的是什么样的地?玄奘仰望的是什么样的云、什么样的天?戈壁的风是怎样起的?风中的沙又如何扬起?戈壁中有什么样的植被?又有什么样的动物?沙和石和水土是怎样连着,又怎样过渡?……这些景象,想象不出来,只有实地去体验,才能感觉到。

 

感觉最为强烈是:戈壁处处有生机,戈壁状态下的水、草、花、木,石块、砂砾,都是相互涵养着的。水涵养着土、涵养着草木,这容易理解;石块也涵养着水土,这就需要细心体会了。没有大小石块,水容易蒸发,土容易流失;没有大小石块,水甚至也难以生成。气温骤变,水汽在石壁上凝结;石壁背阳处就是草木生发的地方。有了草木的遮护,石块不易沙化。戈壁寒暑变化,戈壁的生机却延续下来了。

 

把深圳的企业形容为大小石块,这当然大可商榷。企业的使命就是追求利润,一切无效益的活动,包括无效益的文化活动,都要尽量减少,这其实就是企业坚硬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就是块石,这是事实。

 

但是,深圳的技术研发主要在企业,理工类知识分子涵养于企业;深圳的企业营销吸纳了诸多人文类、艺术类知识分子,特别是深圳房地产营销,这么多年来,汇集了最好的设计高手、文案高手,在大众传播日趋式微、文化沙漠化非常凌厉的当下,是他们让世人看到了深圳文化的绚丽和喧哗。

 

我们要做的,也许只是往前再进一步:有意识地构建一种生态,使得商业与人文可以相互成全。

 

“人文为商业张目,商业为人文撑腰”,当年我就是读到余秋雨的感叹,感叹历史上晋商的辉煌没有得到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呼应,于是不揣冒昧,出版《深商的精神》一书,并在该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今天,我主张全民写作写深商,并迅速得到深商协会、深商企业的响应和支持,这似乎表明,深圳的文化生态离走出戈壁、走向绿洲,已经不远了。


想说点什么


登录后参与评论

提交
助力企业成长
日产